请输入关键字
一周政策新闻精选
时间:2025.08.23

医保按病种付费全国统一机制落地

国家医保局正式印发《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全国统一的“打包付费”机制,覆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及异地就医住院费用。核心规范包括:
总额预算刚性管理:要求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编制支出预算,合理确定病种付费总额,强化预算约束力;
分组方案动态调整:DRG分组每两年调整核心/细分组,DIP病种库更新核心/综合病种,依托全国医保信息平台采集数据并吸收临床意见;
特例单议机制:允许医疗机构对不超过5%的复杂重症病例(如使用创新药械、多学科联合诊疗)申请特殊结算,评审通过后可调整为按项目付费,保障新技术应用与重症救治。同步推行月度结算与预付周转金制度,缩短医保支付周期,激励医疗机构控本提效。

中文数据驱动AI医疗模型性能跃升

国家数据局披露,国内大模型训练中中文数据占比超60%(部分模型达80%),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的1000亿增至2025年6月的30万亿,增长300倍。高质量中文医疗语料库开发加速(如河南对单库最高补助100万元),推动AI医疗模型在辅助诊断、健康管理等场景精准度提升。中文数据优势正转化为医疗AI领域的技术竞争力。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扩面

六部门联合发布《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度若干措施》,推出10项举措,譬如:
服务可及性:制作电子家庭医生地图,推进“进社区送服务”,要求二三级医院为基层预留号源及床位;
用药便利化:扩大基层慢病用药目录,支持4-12周长处方及药品配送到家;
重点人群保障:80岁以上老人提供上门随访,失能失智者增加服务频次,开放个性化签约服务包“点单”选择;

健康管理激励:推行健康行为积分兑换检查检验服务,开放电子健康档案查询。新机制推动签约服务由“量覆盖”向“质感知”转型。

江苏自贸区打造生物医药开放创新高地

国务院批复《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聚焦“研发-制造-流通-使用”全链条,提出18项改革任务,目标建成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江苏自贸区依托南京(基因检测)、苏州(生物药/器械)、连云港(原料药)三大片区协同发力,2024年贡献全省50%以上生物医药产值,创新药数量全国第一。核心举措包括:推行“研易达2.0”实现研发用品便利通关、特殊物品查验周期缩至48小时、QFLP试点支持跨境融资、长三角伦理审查互认加速临床试验,并推动国际职业资格互认吸引全球人才。

我国医药产业规模跃居全球第二


国家药监局宣布,“十四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规模升至全球第二位,在研创新药数量占全球30%。产业竞争力提升源于三方面:一是审评审批改革提速,设立4个加速通道,批准创新药204个、医疗器械265个;二是填补重点领域空白,累计批准儿童药387个、罕见病药147个;三是强化安全监管,对国家集采中选产品实行检查与抽检“双100%覆盖”,年抽检药品超20万批次。全链条发展模式推动产业规模与用药安全协同并进。

海南开展“儿科卫生服务年”三年行动

海南省卫健委印发《儿科卫生服务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计划通过三年行动提升基层儿科服务能力。核心目标包括:2025年10月底前实现所有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提供儿科门诊、急诊及病房服务;2025年底前9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儿科常见病诊疗能力;2027年实现儿童常见病市县内解决、重大疾病区域内救治。

河南医师节致敬“生命守护者”

2025年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以“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为主题,河南省委宣传部与卫健委联合评选十位“最美医务工作者”,展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者群像。

河南人形机器人全球赛事展技术实力

河南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行者二号”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以肌腱仿生(绳)驱动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于1500米项目以11分45秒90夺得小组第一,100米项目以47秒81斩获小组冠军。

from clipboard

大脑保留缺失肢体表征的临床证据
NIH支持的国际团队通过纵向fMRI追踪三名上肢截肢患者,发现初级体感皮层(S1区)的手部表征在截肢五年后依然稳定。术前手部运动与术后幻肢运动激活的神经模式高度相似,且未观察到面部表征向手部皮层的扩张。这一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的研究颠覆了“剥夺驱动皮层重组”的传统理论,为脑机接口开发和幻肢痛治疗提供了新方向——基于固有神经图谱设计假肢信号解码方案,而非依赖重组后皮层。

ref:(Stable cortical body maps beforeafter arm amputation. Nature Neuroscience. 2025. DOI: 10.1038/s41593-025-02037-7)

晚发型泰萨克斯病的基因编辑治疗框架

NIH科学家在小鼠模型中利用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BE)靶向校正中枢神经系统的HEXA基因突变。通过AAV-PHP.eB载体突破血脑屏障,实现突变校正率超80%,GM2神经节苷脂沉积减少90%,患病小鼠寿命从27周延长至52.5周。该研究首次构建了从细胞验证(患者成纤维细胞酶活性恢复50%)到活体治疗的完整框架,为溶酶体贮积症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且全基因组脱靶率控制在0.15%以下,安全性获初步验证。

GeneAgent:自主验证型基因分析AI代理

NIH国家医学图书馆团队开发基于GPT-4的GeneAgent系统,通过自主交互18个生物医学数据库(如GO、MSigDB)实现自我验证,显著减少大语言模型的“幻觉”问题。在1,106个基因集的测试中,其功能描述准确率(ROUGE-L 0.310)远超原始GPT-4(0.239)。应用于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时,成功识别“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等精细功能,被专家评为“兼具创造性与严谨性的新一代生物信息工具”。

深脑多色成像技术突破神经结构观测极限

北京大学团队研制出全球首台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仅重2.6克),首次在自由活动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中同步捕捉神经元钙信号(红)、线粒体动态(绿)与斑块沉积(蓝)。该设备利用超宽带空心光纤实现700-1060nm多波长激发,穿透深度达820微米,创微型化深脑成像纪录。技术突破为解析脑疾病中受损的微神经结构提供“大脑彩色直播”能力,推动脑机接口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