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工作要点》提出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重点探索医疗、文旅、金融等领域数字化赋能路径。在医疗领域,明确要求加快“三医”(医疗、医保、医药)协同数据共享,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医疗应用结合。文件强调通过搭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医疗数字化服务商,推进医康养联动场景落地,目标是形成“三医”协同等标志性成果。
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社会发展工作要点》,聚焦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提出拓展康养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社保卡“一卡通”跨区域就医结算。医疗相关任务包括: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依托可穿戴设备和远程监测技术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通过数据共享优化慢性病管理流程,探索“医康养”一体化服务模式。
全国爱卫会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要求通过健康教育、社区干预等方式防控肥胖及相关慢性病,重点加强医疗机构对超重人群的健康评估和干预指导,推动体卫融合服务体系建设。
国家疾控局发布水痘、手足口病防控指南,要求医疗机构加强病例监测与报告,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并推广疫苗接种(如水痘疫苗)。同时强调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的消毒与健康宣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药科研诚信建设强化通知,要求建立覆盖科研全流程的诚信档案,严查数据造假、论文抄袭等行为,推动中医药研究机构设立伦理审查委员会,并建立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以保障中医药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和临床转化可靠性。
2025年1—3月,全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24.67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拨付金额达1657亿元。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比例提升至89%,门诊慢特病跨省结算病种扩大至15类,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
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启动。人社部等三部门联合通知,明确2025年6月底前实现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工伤患者凭社保卡或电子凭证可在全国2.3万家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无需垫付资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5年4月17日(周四)上午10:00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中医药与运动健康”专题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医药管理局合作推广运动损伤中医药防治方案,建立运动员中医康复中心,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提升运动损伤恢复效率。同时,将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养生项目纳入全民健身计划,推动体医融合。
教育部宣布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覆盖医学教育板块,提供2000余门医学课程资源、虚拟仿真手术实训系统及基层医生继续教育模块,助力医疗人才数字化培养。
省政府印发《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八大行动”28项任务,目标到2027年建成10个国家级数据产业集聚区,推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额达百亿元。重点激活医疗健康、工业制造等领域数据价值,打造高质量医疗数据集,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和收益分配机制,支持医疗机构数据共享与创新应用。
河南省人社厅与财政厅联合印发《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十大数字技术领域,采用“线上+线下”“理论+实操”混合培训模式,校企合作开发模块化课程并引入华为、腾讯云等企业真实案例。参训人员可申领职业培训补贴,初、中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可直接认定相应职称,高级证书作为申报高级职称依据,构建“岗位需求+技能+证书”一体化培养体系。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院引入国产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构建“大脑意念—设备控制—肢体运动—神经反馈”闭环系统,帮助脑损伤患者通过意念驱动机械臂恢复运动功能。该技术已使百余名患者运动能力显著改善,如16岁脑出血患者郭晓的左手抓握成功率从0提升至80%。安阳翔宇医疗研发的柔性脑机接口设备通过脑电信号控制康复器械,避免开颅风险,计划扩展至认知障碍和心理康复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