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一周政策新闻精选
时间:2025.08.09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启动实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卫健委等部门推出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计划2025年统筹88亿元中央资金,支持约600个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提升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配备医疗设备1.1万余台(套)。工程聚焦“五大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医学影像、心电诊断、医学检验、消毒供应、中心药房),推进“乡镇检查、县级诊断、结果互认”模式,解决基层设备陈旧、检查能力不足问题。同步推动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通过远程医疗、巡回医疗下沉资源,累计服务基层患者超400万人次,并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缓解基层人才短缺困境。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全面落地

国家医保局印发《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经办规程(试行)》,明确2025年80%统筹地区实现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2026年全国全覆盖。规程规范三类结算模式:按月预拨(同步审核扣款)、逐笔申报(按日/周拨付)、压缩周期(月结算时限缩至20个工作日),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异常数据实时监测。各省差异化推进:河北升级“日日到账”系统,河南推行“三统一”模式(住院费按70%即时拨付),广西将月结算周期压缩至15天内。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报量政策创新

本次集采首次允许医疗机构按药品厂牌报量(此前仅按通用名),医疗机构可自主选择品牌并承担对应协议量(占报量60%-80%),剩余用量可采购非中选药品,保障临床灵活性。涉及55个品种(抗感染、抗肿瘤等),480家企业参与,要求报量不低于2023-2024年平均使用量的80%,但对临床需求减少、季节性用药等特殊情况允许调整。同步鼓励医保定点药店参与报量,多地推出“集采便民药房”标识牌,方便群众就近购药。

10省份部署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河南、广东等10省份启动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聚焦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行业数据空间搭建等任务。下一步,国家数据局还将加大力度支持试验区建设,及时跟踪评估,加强经验总结,促进互学互鉴,力争实现“一地创新、全国复用”。

医疗机构门诊名称管理规范出台

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要求医疗机构规范门诊命名,避免使用“国际”“疑难病”等夸大性词汇,强调名称需与实际服务能力匹配,减少患者误解。

“医教研产资”融合打造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河南省委省政府在郑州航空港区推进“一院一城一产业集群”融合战略,通过“医教研产资”全链条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

8月4日的座谈会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强调要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引育一批复合型高端人才,打造更优人才发展生态;要规范基金运作管理,优化运行机制,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体系;要加快公共平台建设,促进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构建开放生态;要强化要素保障,在融资孵化、技术转化、政策配套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为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