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一周政策新闻精选
时间:2025.03.29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释放多领域政策信号。论坛提到将加大对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和智能医疗的支持力度,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和高效利用。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可能成为未来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

国务院国资委:“三个更加突出”深化央企“AI+”专项行动。国资委提出将更加突出央企在AI技术应用中的引领作用,推动“AI+医疗”领域的创新。央企可能在医疗AI、智能诊断和远程医疗平台开发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以高质量数据促进人工智能发展,国家数据局将开展四方面工作。国家数据局计划通过数据标准化、数据共享、数据安全和数据应用四方面工作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在医疗领域,这可能涉及医疗大数据的开发与应用,为医疗AI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持。

7月起药品销售医保结算需扫码——守护药品和医保基金安全。国家医保局宣布,从2025年7月起,药品销售医保结算将全面实行扫码结算,以确保药品和医保基金的安全。这一政策将推动医保信息化建设,提升药品追溯和管理效率。

国家医保追溯平台已对接超过350家药耗企业,实现药品和耗材的全流程追溯。这一平台的建设将提高医疗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为医疗信息化提供支持。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发布,进一步规范药品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药典的更新将推动药品管理的标准化,为医疗信息化和药品追溯提供基础支持。

国家疾控局宣布,全国结核病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下降约30%,结核病发病率年递降率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国家卫健委发布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修改单。主要包括:《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2项食品标签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等3项特殊膳食食品标准、《发酵乳》等4项食品产品标准、《调制肉制品生产卫生规范》等3项生产经营规范标准、《消毒剂》1项食品相关产品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等4项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食品添加剂 叶黄素》等4项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食品中锑的测定》等29项检验方法标准,以及《灭菌乳》等9项修改单。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自2025年3月31日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规范住院预交金管理。

20世纪80年代,国家相继建立了住院预交金制度和门诊预交金制度。当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预交金的相关作用逐步减弱。2025年3月31日起,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同时,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自2025年6月30日起执行。

国家卫健委发布2023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分析情况,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绩效监测分析将帮助医院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重点保护医疗数据和患者隐私。这一行动将确保医疗大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为医疗信息化提供保障。

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国家标准的研制,为医疗AI技术的应用提供规范支持。这一标准将推动医疗AI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

河南省发改委发布《2025年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将推动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远程医疗、智能诊断和医疗信息化建设。这一政策将为河南省医疗AI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河南省在开封建成省内首个万兆光网试验网,标志着河南迈向“万兆光网”时代。这一网络将为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支持,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效率。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南省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数据要素×”行动,推动数据在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这一政策将促进医疗大数据的开发与利用,为医疗信息化提供支持。

河南省医保局推出全省首对医保数智人,通过智能客服和虚拟助手提升医保服务效率。这一创新应用将推动医保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优化患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