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从全国统筹布局、跨区域协调、跨网络协调、跨行业协调、发展与绿色协调、发展与安全协调、跨部门政策协调等方面明确具体举措,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为驱动,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感知、传输、存储、计算等基础性数字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一系列互联互通、分工协作设施的集合体,主要包括5G网络、光纤宽带网络、移动物联网络、骨干网络、国际通信网络、卫星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通用算力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区块链基础设施、量子信息基础设施等新技术设施。
《通知》结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技术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出了“1统筹6协调”等7方面主要工作,即全国统筹布局、跨区域协调、跨网络协调、跨行业协调,发展与绿色协调、发展与安全协调、跨部门政策协调等。
9月2日,2024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京举办。国家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利出席并致辞。本次宣传周的主题为“药品安全 良法护航”。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公众药品安全科学素养,营造社会共治良好氛围。
9月5日,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国家药监局对外公布《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政策的通知》,明确全岛封关运作前,对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内注册登记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医学教育高等院校、医药类科研院所进口通知规定的药品、医疗器械,并按政策规定使用的,可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为新形势下河南以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近年来,河南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十,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正在从试点示范、重点突破向全面发力、纵深拓展迈进。当前,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性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加速渗透,河南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面临新机遇。要强化制度创新,在更高水平上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能源算力融合(哈密)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东天山脚下的哈密市伊吾县,当地规划建设了先进计算集群,可满足大模型训练推理、元宇宙、数字文化、科研教学、智慧城市等算力需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前发布了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分集中申报项目的评审结果,我省获批立项数再创新高,共有1145个项目获得支持、同比增长6.5%,资助经费4.83亿元、同比增长11.3%。
在8月30日举行的全省数字化转型推进会议上,《河南省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网上搜不到)正式印发,提出统筹推进技术突破、产业培育和市场应用,着力强创新、育产业、拓场景、优生态、筑基础,以人形机器人为引领,加快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构筑产业赛道新优势。
由省科技厅启动建设的全省科技成果数据库,正在为加速我省成果转化打造“信息枢纽”,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支撑。 据了解,全省科技成果数据库建设依托河南省科技服务综合体信息管理平台,有效整合及链接了河南省科技成果登记系统、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成果信息,广泛覆盖了近三年来我省在各领域取得的科技成果资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技成果分类体系。目前入库的11499项科技成果中,按照成果类别划分,应用技术类、基础理论类、软科学类成果占比分别为94.80%、4.16%、1.04%。
9月2日,2024年河南省“药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鹤壁举行,活动主题为“药品安全良法护航”。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参保工作,深化医保政策普及,切实提升群众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和参保率,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坚实保障,9月1日,由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携手黑龙江省总工会及哈尔滨市医疗保障局共同主办的“全省基本医保全民参保暨医保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哈尔滨举行。
9月2日,青海省医疗保障局发布消息,为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让医保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参保群众,省医保局持续做好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工作,调整后,省医疗服务项目及医用耗材纳入医保目录占比分别达8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