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于6月18日(周二)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健全机制持续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介绍,我国加快基层信息化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水平。积极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建立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为基层提供远程会诊服务,目前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了所有市县,并向社区和乡村基层延伸覆盖。监测显示,全国70%的卫生院已经和上级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协作关系。
加强数据互通共享和业务协同。今年重点推动各地统一县域医共体信息系统,推进县域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更好地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其中县域医学影像中心已经覆盖了50%的乡镇卫生院。一些地区通过建设区域的审方中心,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和处方点评,加强药事管理,让群众在基层放心用药、合理用药。
推进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在基层应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通过辅助诊疗系统,为基层全科医生、乡村医生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决策支持,提高了基层机构电子病历规范化水平和诊疗服务质量。截至2023年底,27个试点县的基层机构通过辅助诊疗系统已经提供诊断建议2600余万次。 傅卫说,我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2023年全国乡镇卫生院向村卫生室派驻医师超过2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今年,将进一步拓展延伸服务链条,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医院和基层下沉,解决农村的优质服务资源相对稀缺的问题。
为解决个别地区村卫生室缺乏合格医生的问题,傅卫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地从乡镇卫生院选派医师定期开展巡诊或派驻等方式,解决村民看病就医问题,并进一步规范县域巡回医疗和乡村派驻服务工作,对服务方式、内容和频次作出明确要求。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城市二级医院和县级医院选派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出诊、带教、开展培训,保证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医师派驻,派驻周期不少于半年。城市三级医院要到县、乡定期开展巡回医疗,县级医院要到乡、村定期开展巡回医疗,乡镇卫生院负责到村开展巡诊服务。
1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监管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清单》,列出了15个具有引领示范性的、有发展潜力的、针对工作痛点的、需求较为迫切的应用场景,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药品监管领域的研究探索。
国家医保局高度重视生育医疗保障,立足职能持续整合医疗服务价格等政策资源,近日印发《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各地原有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30项,以适宜的价格项目颗粒度,突出体现医疗技术劳务价值,赋能产科平稳运行和发展,同时将“分娩镇痛”“导乐分娩”“亲情陪产”等项目单独立项,能够更好适应生育观念转变,促进生育服务提升优化,满足生育服务多元化需求,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4年6月16日联合发布《关于将溴啡等46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的公告》,决定新增列管溴啡等46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公告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2024年一季度,河南4.5万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5G网络,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日前,该局组织全省信息通信业开展了行政村移动网络信号覆盖情况复核,经确认,全省45499个行政村通5G网络,行政村5G通达率100%,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普遍服务管理支撑平台完成“点亮”,位居全国前列。
村村通5G有效提升了我省农村信息化水平。截至5月份,河南移动建设数字乡村3.1万个,部署千里眼摄像头22.5万路,云广播累计开通2.1万台。河南联通“互联网+智慧党建”融平台已覆盖全省5万多个党组织站点,服务161万用户;建设平安乡村示范村4785个,惠及村民约48.9万户。下一步,全省信息通信行业将充分发挥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拓展5G应用场景的广度和深度。计划到2024年年底,5G基站总数达到21.6万个,巩固提升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地位,有效筑牢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基石。
6月18日,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智算中心。据介绍,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总投资16.357亿元,施工周期为2年。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支撑运算峰值30000P算力规模,不仅能有效填补河南省在超大规模智算中心方面的空白,也将为郑州航空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力支撑。